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

與喵啦討論布永康非洲傳教短片三兩事

今天與喵啦老婆分享布永康在非洲傳教的youtube。看到幾百萬人在佈道大會萬頭鑽動,喵啦覺得不可思議,跟我說:「應該是比較落後的地方,才會這麼快就相信吧?」

我回答:「我當初看到的時候,第一個直覺也是這麼覺得,應該是因為民智未開,所以才容易被引導、鼓舞。但是我接著想起了台灣,當初不也是這些神父、牧師用奶粉、麵粉一步一步引導的嗎?每個國家或民族應該都會有這樣的階段。」

接著我們看了其他布永康的訪談,他談到說因為佈道大會上有人得醫治,所以下一場大會馬上爆滿並且騷動。喵啦說:「如果我可以親眼看到,有人因此病好,得醫治,我應該就跟他們一樣當場就信了。」

我回答:「我覺得信仰不應該是基於這樣的交換條件啦,不過這種方式的確很有效,由其實是當地的人都知道,這些被醫治的人是真的生病時……當初耶穌明明是個木匠,也是靠著『他爸』的名號來行醫救人。這確實是個有效的行銷手段,用這樣來證明:『我是可以做到醫治病人的神奇,但並不代表我一定要這樣做,因為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。』像耶穌就有說:『你的罪赦免(得救)了,還是起來,行走,哪一樣比較容易呢?』」

喵啦接著問我:「這邊所說的得救或是罪又是什麼意思呢?」

我有點訝異地看著喵啦,因為她跟我去過滿多次教堂,應該常聽到這類的詞語,所以我開始在猜,她不是單純要問我解釋名詞,而是在看這些詞語背後的涵義。後來她終於說了:「我只是覺得得救,感覺起來很歧視,好像不信就不能得救了。」

我回答:「這的確字面上會有種不舒服的感覺,不過這也只是人的語言,未必是上帝的本意。我覺得它的精神是,這是一種選擇,而基督徒認為認識神,回到神的懷抱是得到救贖、被原諒、被愛。可是如果一個人可以從宗教以外的方面,例如家人、朋友、配偶等,得到這些支持的力量,的確也不能說他沒救呀!」

嗯,幸好我還記得成為基督徒之前,懷議論者與無神論者的立場與心情,這些,我懂……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